当前位置 > 首页 > 城乡统筹

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的镇村布局规划思考

文章浏览次数:4684  发布时间:2015-5-13

引子:

江苏历来十分重视镇村规划工作,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了多轮以镇村为对象的规划实践。2005年江苏开展的全省镇村布局规划工作,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农民建房和规范规划管理等提供了重要依据,较好地指导了全省镇村体系规划布局。但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城乡关系和乡村发展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

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应对新情况和新问题,江苏于2014年初启动了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的优化工作,先后出台了《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的指导意见》(苏政办发[2014]43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工作的通知》(苏建规[2014]389号)等文件。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张鑑、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规划技术咨询中心副主任赵毅,结合规划管理和规划实践,撰写了《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的镇村布局规划思考》,发表于《江苏城市规划》2015年第1期。在征求作者同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转载,以飨读者。

文章全文:

【标题】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的镇村布局规划思考

【作者】张鑑 、赵毅

【摘要】镇村布局规划是以自然村庄为研究对象的空间规划,科学合理的镇村布局规划有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镇村空间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留住乡愁记忆的重要手段。本文梳理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村镇建设和规划工作的实践历程,分析总结了新型城镇化对镇村布局规划的新影响和新要求,对江苏省推进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思考,以期对江苏全面完成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工作以及全国其他地区镇村布局规划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镇村布局规划;江苏省

1.引言

自然村庄是乡村地区的空间集聚单元,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和乡土文化、乡村风貌的空间载体,科学合理的镇村布局规划有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镇村空间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留住乡愁记忆的重要手段。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做好镇村布局规划工作,有利于推进城乡空间优化和土地综合整治,保护基本农田,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利于推进乡村集约建设,科学引导村民建房,避免过程性浪费;有利于引导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财政投向,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1]。

江苏历来十分重视镇村规划工作,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了多轮以镇村为对象的规划实践。2014年末,江苏全省常住人口约7960万人、城镇化率65.2%,根据《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72%,意味着至2020年将有600~700万农民进城进镇,这种发生在城乡之间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必然会导致整个城乡空间、镇村体系的变化,江苏的镇村布局规划工作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2.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村镇建设和规划工作回顾

纵观江苏改革开放后村镇建设走过的历程,大致经历了如下五个发展阶段,适应不同阶段的村镇建设特点,呼应国家当时的政策要求,江苏针对性开展了符合江苏需求的村镇规划编制工作。

2.1农村建设恢复繁荣时期(1978~1985)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村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集中释放了长期压抑的农村社会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建设从改革开放前停滞状态逐步恢复、繁荣,农民住房建设迅猛发展,出现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建设高潮。为加强农房建设的引导,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在1979年和1981年组织召开了两次全国农村房屋建设工作会议,在全国布置开展村镇规划工作,提出“全面规划,正确引导,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因地制宜,逐步建设”的方针。

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1982年江苏组织编制了村镇规划,这对当时的村镇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结束了农房建设自发自流的状态,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农房建设行为,基本解决了村镇规划的有无问题,但由于当时编制规划的时间紧、任务重,缺乏专业技术力量和必要的资料积累,因而规划质量和水平都不高。

2.2小城镇起步发展的村镇建设时期(1986~1991)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快速转变,农村的非农生产要素开始向乡镇流动,主要的经济活动开始向乡镇集中。先前编制的村镇规划已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于1987年5月提出了以集镇建设为重点、分期分批调整完善村镇规划的工作部署。

1990年,江苏结合全省实际情况,呼应小城镇发展,提出以乡(镇)域为对象编制规划的工作要求[3],主要任务是依据现状分析、目标预测和专项规划成果,对乡(镇)域镇村体系、工业发展、农业发展、交通、社会服务设施配套、基础设施、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做出规划安排,以适应当时镇村发展的需求。

2.3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村镇建设时期(1992~1996)

1992年后,国家从战略高度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村镇建设的重点,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1993年、1996年召开的两次全国村镇建设工作会议都明确了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指导思想,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功能不断充实,吸纳了大量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小城镇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带动了农村建设。农业生产效率极大提高,农村集体收入和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农村住房特别是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出现了一个新的建设高潮。

在这一发展阶段,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江苏的小城镇发展十分迅猛、用地拓展迅速。

为了处理好“建设”和“保护”的关系,江苏于1995年在全省推动开展了“两区划定”工作[4],要求各乡(镇)确定镇、村建设用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空间布局。此项工作在解决农田保护与城乡建设的矛盾、协调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的关系、构建合理的村镇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4以城市为主导的农村建设发展时期(1997年~2002年)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经济尤其是大城市的主导地位愈加突出,城市对人口和产业的集聚能力增强,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农村地区的生产要素和劳动力流入城市,要素资源的流失使得农村地区呈现出城市带动下的渐进发展。而这一时期,小城镇对农村的集聚作用相对下降,农村人口和部分乡镇企业向更有吸引力的大中城市转移,小城镇对周边农村地区人口和企业的吸纳与集聚作用下降,服务农村的能力消弱。

就江苏而言,2000年7月召开了全省城市工作会议,确定 “大力推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建设,积极合理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的全省城市化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大中城市成为城镇化的“主战场”,南京、苏州、无锡、扬州、淮安、常州、镇江等省辖市通过行政区划调整解决了“市县同城”问题,突破发展瓶颈,实现了中心城市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全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有序推进,全省乡镇总数从1998年底的1974个减少到2001年底的1348个[5]。结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全省推动开展了新一轮的乡镇规划修编,重点关注了222个重点中心镇的总体规划编制[6],为镇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规划依据。

2.5城乡统筹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2003年至今)

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工作明确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十七大报告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工作要求。这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出台和逐步落实,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道路迈进,农村建设事业进入到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态人居环境的新阶段。

2005年,江苏针对当时全省自然村零散分布、乡村建设用地粗放和城镇总体规划重镇区、轻农村而引起的乡村建设及管理混乱无序等问题,在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了以“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生活”为原则的镇村布局规划编制[7]。其主要任务是以县(市)域城镇体系为指导,确定村庄布点,统筹安排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为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村空间布局重组提供规划引导,至2008年末基本实现了镇村布局规划省域全覆盖。镇村布局规划实施以来,各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乡村规划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通过引导农民居住的相对集中、村庄的适度集聚、基础设施的整合优化,大幅度提高了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促进了乡村发展模式由分散到集聚、由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促进人居环境改善与资源集约利用水平的同步提高,并为进一步更好、更快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基础[8]。

3.新型城镇化对镇村布局规划的新要求

如果说传统城镇化更多关注点在城镇和工业建设的话,那么新型城镇化就是从城镇的单视角转向城镇和乡村协调发展的双视角,从工业推动的单一路径转向工业、服务业、农业互动发展的多重路径。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工作重点必然会逐步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镇)和乡村转移,相关政策制定也将会更加关注乡村、关注农民。就镇村布局规划而言,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应更加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3.1农民市民化: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自然历史过程,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避免指标化、大跃进式的城镇化发展”。2015年中央1号文件也提出“要发挥好新型城镇化辐射带动作用,分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保障进城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城镇化必然带来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镇村布局规划作为乡村空间发展引导的规划依据,应准确把握城乡人口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趋势,注意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相适应,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辐射,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2致富有出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就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要求“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9]。

因此,新型城镇化与乡村产业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乡村产业崛起、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与根基,而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也可以反过来解放农村被束缚的生产力,有效带动和引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产业升级,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10]。镇村布局规划应当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乡村空间等要素,关注农村产业发展对乡村地区生产、生活空间的影响,为农业现代化、乡村旅游、传统手工业等产业发展创造空间条件,保持乡村发展动力,让留下来的农民能够就地就近就业致富。

3.3乡愁有所寄:保护和培育乡村特色,留下乡愁记忆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同时强调要“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然而,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以农耕经济为主导的“乡村社会”正向以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城市社会”转型,自然村数量不断减少,乡村特色逐渐消失,随之消失的也是众多人对乡愁的记忆。乡愁记忆是建立在乡村原有空间形态基础上的,城镇的扩张不但令许多自然村落逐渐消失,更重要的是乡村空间特色和文化积淀也在逐步丧失。

镇村布局规划要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生活习惯和乡风民俗,保持完整的乡村社会结构,增强乡村发展活力,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和肌理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注重挖掘培育和保持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原真性,彰显村庄的特色,保护好乡土文化和乡村风貌,让乡愁有所寄。

3.4权益有保障:遵循村庄发展规律,尊重村民意愿

村庄的建设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若干年的实践证明,项目带动拆迁、建设集中居住区的模式在当前土地资源紧张、资金紧缺等现实条件下已经难以为继。因此,要坚决避免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迁村并点、赶农民“上楼”等现象。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农村居民点迁建和村庄撤并,必须尊重农民意愿,经村民会议同意”,“不得强制农民搬迁和上楼居住”。同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也再次强调“在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中,尊重农民意愿,不强行撤并村庄、赶农民上楼”。

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镇村布局规划的优化调整应当坚持以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充分尊重乡村发展规律,深入了解村民意愿,调动村民参与规划的积极性,赋予村民更多的规划“话语权”,促进乡村健康发展。

4.江苏省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的思考

2005年江苏开展的全省镇村布局规划工作,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农民建房和规范规划管理等提供了重要依据,较好地指导了全省镇村体系规划布局。但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城乡关系和乡村发展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应对新情况和新问题,江苏于2014年初启动了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的优化工作,并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地区特征、乡村特点等因素,在全省范围内选择11个县(市、区)开展规划试点工作,2014年底前所有试点单位均已完成了规划编制、批准和备案工作。

本轮镇村布局规划优化的基本任务是:在现状分析与上轮规划实施评估的基础上,对自然村庄进行分类,结合原有形态进一步优化镇村布局,合理确定规划发展村庄,明确乡村发展的空间载体,提出差别化的建设引导要求,明确配套设施建设标准,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乡村集约建设、引导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财政投向、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规划依据[11]。此次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工作是原有规划工作的延续,是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基础上、呼应新形势和新要求的优化提升,在思路和方法上较以往有所改进和完善,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4.1规划对象:以自然村为细胞单元,实现全域覆盖

“村庄”是一个较为综合和宽泛的概念,具有不同层面的内涵,既可以指代社会管理序列的“行政村”,亦可以指代相对独立的空间单元 “农民聚居点”,当然也可以指代以宗族、血缘关系等为纽带、空间上由一个或多个“农民聚居点”组成的“自然村”。在以往的镇村布局规划中,对规划对象并没有十分清晰的界定,导致各地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村庄”的理解不一、统计口径差异较大,以至于规划成果千差万别,规划的指导作用大打折扣。

为了进一步明确规划对象、规范统计口径,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本次全省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工作明确提出以“自然村”为研究对象,要求以自然村为细胞单元、覆盖县(市、区)全域空间。选取自然村作为镇村布局规划的研究对象,兼顾了规划的空间属性和乡村发展的文化属性,既便于规划管理,也有利于乡村文化传承和特色彰显。同时,由于自然村一般都有一个历史流传下来的名字,也便于数量统计和登记造册,为后续的分类实施政策制定奠定了基础。江苏地域辽阔,经济社会因素、地形地貌特征、乡风民俗特点等的差异导致各地自然村的形成基础、发展脉络、空间形态等存在较大不同,甚至单个县(市、区)内部不同地区的自然村内部和自然村之间也存在多种空间布局形态(图1、图2),尚难形成统一的“自然村”判定标准,需要各地结合自身发展特征在镇村布局规划中予以重点关注。


图1自然村内部居民点空间关系示意图(以高邮市为例)


图2自然村之间空间关系示意图(以高邮市为例)

4.2村庄分类:突出发展导向,因地制宜确定规划发展村庄

村庄分类是镇村布局规划的核心任务。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镇村布局规划应当更加综合考虑乡村地区的产业、空间、社会、文化、生态等因素,实现乡村的活力提升和健康发展。基于此,本轮镇村布局规划优化提出“以发展为导向”的村庄分类方法,将现状所有的自然村庄分为规划发展村庄和一般自然村庄(图3)。

规划发展村庄中根据发展类型不同可分为重点发展和特色发展两类,简称重点村和特色村。重点村和特色村的差别在于其各自所承载的功能有所不同。重点村承载着为一定范围内的乡村地区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其布局需要考虑乡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覆盖情况;特色村则不承担综合服务功能,但需要在产业、文化、景观、建筑等方面有突出特色,或者具有可以培育特色的潜力,承载着彰显乡村魅力的重要功能。

一般自然村庄是指未列入近期发展计划或因纳入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居住安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需要实施规划控制的村庄,是重点村、特色村以外的其他自然村庄。一般村未来如果出现新的发展机遇,满足了规划发展村庄的条件,也可适时优化调整为重点村或特色村。从江苏全省层面来看,重点村、特色村和一般村的确定应当遵循以下一般性原则(表1),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各地还应结合地方实际和发展需求提出本地化的选取标准。

表1 规划发展村庄、一般自然村庄的一般性选取原则[12]

村庄分类

一般性选取原则

重点村

  • 现状规模较大的村庄;

  • 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条件较好的村庄;

  • 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村庄;

  • 适宜作为村庄形态发展的被撤并乡镇的集镇区;

  • 行政村村部所在地村庄;

  • 已评为省三星级康居乡村的村庄。

特色村

  • 历史文化名村或传统村落;

  • 特色产业发展较好的村庄;

  • 自然景观、村庄环境、建筑风貌等方面具有特色的村庄。

一般村

  • 位于地震断裂带、滞洪区内,或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村庄;

  • 位于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

  • 位于生态红线一级管控区内的村庄;

  • 位于铁路、高等级公路等交通廊道控制范围内的村庄;

  • 区域性基础设施(如变电站、天然气调压站、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220kV 以上高压线、输油输气管道等)环境安全防护距离以内的村庄。


图3 高邮市某镇镇村布局规划示意图

4.3配套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设施分类差别化布局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应遵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和设施分类差别化布局两个基本导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现了对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权益的保障,设施分类差别化布局则体现“按需配置”的规划引导和调控思路。因此,规划应建立“服务全面覆盖、设施按需配置”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在城镇化进程中引导有限的公共财政投入发挥最大的效应,同时也有利于引导乡村人口流动,促进乡村建设提高集约化水平。

具体而言,“重点村”应作为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的中心节点,规划配置能够辐射一定范围乡村地区的、规模适度的管理、便民服务、教育、医疗、文体、农资服务、群众议事等功能建筑和活动场地,引导建设完善的道路、给排水、电力电信、环境卫生等配套设施,培育建设“康居村庄”(星级康居乡村)(表2)。“特色村”应在既有村庄特色基础上,着力做好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建筑风貌等方面的特色挖掘和展示,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和传统风貌、协调村庄和自然山水融合关系、塑造建筑和空间形态特色等,并针对性地补充完善相关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避免“贪大求全”,引导建设“美丽村庄”。“一般村”应通过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达到“环境整洁村庄”标准,村庄环境整洁卫生,道路和饮用水等应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表2 金坛市某镇重点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一览表(示意)[14]


注:“★”表示必须设置的公益性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其相应标准为刚性规定。“☆”表示为经营性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可选择设置(或可空间复合利用)的设施项目,其相应标准为弹性要求。

4.4数量规模: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不设数量、规模、实施期限要求

本轮镇村布局规划优化的基本任务是对现状自然村庄进行分类,合理确定规划发展村庄,提出差别化的建设指引要求。在村庄分类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乡村发展客观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按照“村酝酿、镇统筹”的工作方法选取规划发展村庄,对重点村和特色村的数量、人口集聚规模以及规划实施期限等均不设特定的要求,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和镇村建设需要,成熟一批、公布一批。

从部分试点城市上报数据分析来看,各地确定的规划发展村庄占现状全部自然村庄的比例大致在15-30%之间(图4),重点村占规划发展村庄的比例大多在90 %以上(图5),这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乡村发展思路等的差异有关,也从侧面印证了本轮镇村布局规划对规划发展村庄不设数量和规模限制、因地制宜确定的思路。


图4部分试点县(市、区)规划发展村庄占全部自然村比例[15]


图5 部分试点县(市、区)重点村占规划发展村庄比例[15]

4.5工作方法: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多级联动、村民参与

镇村布局规划以空间为主要规划内容,关系到乡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管理等多个方面,涉及到县(市、区)、镇(乡、街道)、行政村等各个层级,最重要的是与广大村民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人心,镇村布局规划需要非常注重编制过程的合理合法,要按照“村级酝酿、乡镇统筹、市县批准”的程序推动工作。只有做到了规划编制过程的合理合法,规划实施操作才具有强有力的法理依据和保障。

结合试点城市的规划编制经验,笔者认为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一是通过乡村现状调查分析和上轮规划实施评估,准确把握乡村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二是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城镇化进程,确定县(市、区)镇村布局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原则要求;三是以镇(乡、街道)为编制单元、以行政村为具体单位,提出自然村的分类方案,并通过镇、村的多轮协调、反馈,形成镇(乡、街道)镇村布局规划方案;四是县(市、区)域层面汇总、校核,明确差别化的建设指引和政策保障措施,形成县(市、区)镇村布局规划成果(图6)。


图6 镇村布局规划一般性技术路径示意图

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建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反馈协调机制,要重视村民参与、充分尊重村民和“村两委”的意见和建议,发挥规划师全程参与过程中的技术分析、情景模拟、辅助决策的作用,多一些“接地气”的沟通交流,少一些“任务性”的行政推动,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操作性。事实上,与村民的深入交流和互动协商过程也是一个深入了解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可以帮助规划有效地规避因村庄内部社会结构、家族文化等的差异所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

5.结语

乡村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综合体,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呈现出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征。城乡作为“生命”共同体,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关系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乡村发展也面临着各种具有时代性和阶段性的问题和挑战。当前,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大的时代背景,让进城进镇的农民实现市民化,让留下来的农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即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任务。

镇村布局规划本质上是空间规划,研究对象是自然村,规划主要目的是确定规划发展村庄,明确乡村发展空间载体,并制定相应的实施管理政策。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涉及技术性和政策性两种因素,规划技术上的村庄分类过程很重要,需要因地制宜、上下反馈、听取基层声音,但更重要的是基于分类后的土地整理、产业发展、设施配套、农民建房等政策的制定,这是影响村庄未来发展的本质性因素,因此各地应在制定和落实配套实施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镇村布局规划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阶段性工作,而是一个不断优化调整、持续更新的连续性过程,要建立动态优化和长效管理的实施保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镇村布局规划的科学性和适应性,才能保持乡村特色和乡村发展活力,才能真正实现乡愁有所寄,促进乡村地区健康发展。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规划技术咨询中心闾海高级规划师、张飞规划师对本文亦有贡献,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的指导意见[R].2014.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中国村镇建设30年——改革开放30年农村建设事业发展历程[R].2008.

[3]江苏省建设委员会.江苏省编制乡(镇)域规划技术要点[R].1990.

[4]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政府关于认真做好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政发(1995)81)[R].1995.

[5]蒋书明.江苏乡镇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及评价分析[J].江苏统计,2003(6).

[6]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政府关于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意见(苏政发[2000]36号)[R].2000.

[7]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推进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的通知(苏建村[2005]125)[R].2005.

[8]周岚等.集约型发展——江苏城乡规划的新选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6-17.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R].2015.

[10]房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困境及对策分析[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13:39-40.

[11]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工作的通知[R].2014.

[12]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规划技术咨询中心.高邮市镇村布局规划[R].2014.

[13]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规划技术咨询中心.金坛市镇村布局规划[R].2014.

[14]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11个试点县(市、区)镇村布局规划备案成果[R].2014


 

上一条: 高邮市镇村布局规划

下一条: 无!

 
 
 


江苏省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会
江苏省城乡发展中心
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
江苏省建设信息中心

 
copyright @ 2013 乡村规划建设 版权所有
苏ICP备 1389789号-1  技术支持:光芒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