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国内实践 > 乡村规划

金坛村庄布点规划

文章浏览次数:8347  发布时间:2013-11-13

                        ——源自清华大学建筑城市研究所、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规划技术咨询中心
一、规划编制背景

  近年来,金坛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但随着城镇化过程的推进,乡村人口逐渐减少,村庄空心化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为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所以,积极开展村庄布点规划编制工作,是金坛市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二、金坛现状概况

  金坛市地处江苏省南部。2011年,金坛市辖7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金城镇(城关镇)、薛埠镇、尧塘镇、直溪镇、朱林镇、指前镇、儒林镇和金坛经济开发区。2010年金坛人均村庄建设用地达到257平方米/人,远远超过江苏省标准(130平方米/人)。金坛市村庄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东部高亢平原区:村庄相对较集中,呈团块状分布,分布密度3.65个/平方公里。 中部圩田平原区:村庄大多依水而建,呈条块状分布,分布密度2.98 个/平方公里。西部低山丘陵区:沿山脊、山谷呈散点状分布,村庄相对较散,规模也较小,分布密度1.65 个/平方公里。

三、规划编制思路

  1、系统重构

  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应从经济、社会和空间三方面统筹考虑,深入研究乡村地区人口流动和空间演变的根本动因,分析三方面相互作用机制,系统考虑经济、社会对乡村空间的影响,合理引导乡村空间适度集聚。

  2、合理优化

  在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下,通过镇村布局规划,合理优化乡村空间。空间集聚不以规模为标准,通过合理优化,能够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延续彰显乡村特色。

  3、因地制宜

  村庄布点和空间形态应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统筹考虑各地区城市化水平、现状乡村特征、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性,确定不同集聚模式。同时村庄布点应考虑地质、基础设施条件和防洪、历史文化和生态保护的要求,尊重地方习俗。

四、规划方法

  1、分层编制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规划分为市、镇、村三个层面编制,各有侧重,但相互反馈、统筹考虑,保证自上而下的一贯性。

  2、多重校核

  在确定初步布点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进行多因子校核,使规划能够满足各地实际需求。

  3、定量分析

  规划通过定量化手段和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村庄合理的空间分布位置、乡村人口的空间分布目标、乡村空间的优化目标,运用生活圈理论、热点地区分析、集聚度分析等技术方法力图使规划布点能够更为科学合理。

                                                      
   4、协同编制

  规划编制由县市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国土部门全程深入参与。

五、规划结果

                                                   

    金坛市现状自然村平均人口规模为201人。市域规划布点村庄平均规模得到提升。大多数规划布点村庄人口规模在301-800人,占总数的58.7%;300人及以下占总数的17.4%;801-2000人之间的村庄占总数的19.4%;2000人以上的村庄占总数的4.5%。规划自然村平均人口规模为750人。通过对村庄的引导集聚,至规划期末金坛市域村庄可节约用地面积3685公顷。

上一条: 东台市镇村布局规划

下一条: 无!

 
 
 


江苏省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会
江苏省城乡发展中心
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
江苏省建设信息中心

 
copyright @ 2013 乡村规划建设 版权所有
苏ICP备 1389789号-1  技术支持:光芒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