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乡村特征

海门市常乐镇培育村村庄空间解析

文章浏览次数:2814  发布时间:2013-11-14

                                ——源自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规划技术咨询中心


一、村庄概况
  培育村隶属海门市常乐镇,距海门市区12 公里,是江海平原上的百年老镇,是江苏省百家名镇之一。清末状元、民族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出生于此。村庄高效设施农业比较发达,各项经济指标在南通市位于前列。
二、乡村聚落空间演变
  依据培育村历史资料,从现状地区自然格局和村庄空间分析,村庄空间格局演变大致经历三个特征,分别是早期形成的“划地为营”格局,建国后形成的“依水(路)成线”格局,以及近年来新建的“据点而居”格局。
划地为营
  培育村是最后一次涨沙(清雍正六年,1720年左右)形成。1901年,张謇成立通海垦牧公司,在开垦中,以堤划分,堤内设圩、圩内设区、区内南北成排、东西成垗,每垗一户,规则分布,形成划地为营的空间形态。
依水(路)成线
   建国后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形成本地区条带状村庄格局的主要时期,村庄呈整齐的条带状布局。主要特征如下:
   首先,住宅横向沿河道、道路布局,建筑沿横向主路无界限延伸。

 


                        

   其次,住宅沿纵向支路有限生长,与纵向支路或水系平行。

  再次,住宅沿道路两侧不等距布置。  

  最后,村庄内部,主要体现为建筑与道路、绿化及水体的关系,建筑一般座北朝南,临路依水,处于道路和水体之间,形成 “前路后水”的格局。

                

   据点而居

   由于规模化种植对土地规模整体性的要求,新建村民集中居住区打破了原有沿路排列的形式,呈“行列式、小区化”的布局形式,宅基地大小均等,建筑户型基本相似。
   
                         

 三、农业生产方式对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影响机制

  以水兴垦—村庄基本格局的产生

  南通地区村落的形成过程,也是盐田改造的过程,通过开挖沟渠将水灌到地里,降低土壤含盐量,使之成为改良农田,因此就水利设施而言,远比其它农村地带规整与发达,也奠定了南通市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基本格局。

  1901年张謇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建成了一套完整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

  至1911 年基本上按科学方案设计施工的整套农田水利设施大功告成, 堤内土地已得到初步改良, 整个垦区堤内土地由河渠道路等称“井”字形或“十”字形划分成区、排、垗;每垗为长方形,四周都有沟渠环绕;每垗南端为所承租农民之住房,屋后有宅沟,四周有菜圃,昔日荒滩已建成新式农村。
                      

小农经济—家庭生产模式下均衡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 土地改革的推进解放了生产力,可是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却受到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制约,传统的人工劳作使其耕作半径受限,一般而言住宅与农田距离不会太远,而本地条块状的地形地貌也使得在土地分配过程中延续原来的惯性,将土地进行纵向的分割,形成“水、宅、田”依次展开的空间模式。

  土地改革使土地在农民之间的分配趋于平均。本地区基于垦区开发的平原地区地理格局,在标准相对统一的宅基地、相似的生活水平和建设水平前提下,造成了乡村空间格局的相似。                 

    规模经营—现代农业时代的乡村变革

  当前,培育村的农业种植模式逐渐从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向公司化运营迈进。引导村民适度集中的建设,一方面有利于统筹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另一方面又有利于集约经营。

  脱离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后,村民对现代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愈发强烈,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带来村庄户型设计的变化,由过去以建设技术和成本为瓶颈农民住宅转变为现代的、考虑私密性等设计元素的新农村住宅。当然,集聚的空间形式并非仅有本村所呈现的行列式布局,过于统一的排列、小区化的布局方式会失去村庄固有的特色。
       
     

上一条: 江苏乡村现状调查及人居环境改善策略

下一条: 吴江市七都镇开弦弓村村空间演变解析

 
 
 


江苏省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会
江苏省城乡发展中心
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
江苏省建设信息中心

 
copyright @ 2013 乡村规划建设 版权所有
苏ICP备 1389789号-1  技术支持:光芒网络